竞彩篮球单场购买

图片

向“新”而行 育大湾区汽车优才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强化产教科融合,精准服务汽车产业新需求

作者: 时间:2024-07-04 点击数:

技能成就精彩。在2023—2024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东交职院”)汽车专业群学子“星光闪耀”。他们凭借扎实的基础、过硬的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三大赛项中获得4项一等奖,实现了“大满贯”和历史性突破,将代表广东省出战国赛。

这是广东交职院汽车专业群立德树人的缩影。近年来,专业群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发展,以德技并修、低碳高效、命运与共为理念,搭建校、行、企、研、盟“五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点,以课程树人为根本点,以组织树人为关键点,以“双创”树人为着力点,以技能树人为抓手,以双元育人为载体,锻造高素质汽车技术技能人才,为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技术支撑。

围绕产业升级、企业所急、学校所优建设专业群

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入选全球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广东造”……广东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是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冲向世界一流的主力军。

汽车产业发展浪潮奔涌,迈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时代,这对传统汽车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挑战。广东交职院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以下简称“汽机学院”)经过调研发现,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属于两套不同的技术体系,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将面临80%的人才空缺。

“不管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都是重要支撑。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2030年将达到50%左右。”广东交职院院长罗毅说。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带来大量复合型人才需求。学校以“对接国际标准、解决行业急需、瞄准教育痛点、服务学生发展”为专业建设指南,不断提升专业与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如何让专业群建设与汽车产业链发展同频共振?广东交职院汽机学院联合行业企业、国内外高校等,成立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出行产教融合共同体。专业群研究汽车领域的职业能力标准,分析毕业生的岗位群面向和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率先参与开发教育类地方标准《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主持开发《汽车业(后市场)行业资历等级标准》。

方向明,思路清。广东交职院基于产业升级所变、企业人才所急、学校专业所优、学生发展所需,充分发挥行业背景深、产业集聚度高、历史积淀厚等多重优势,以基础相通、技术相近、岗位相关、资源共享为原则,以汽车产业链为主线,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为牵引和支撑,组建汽车专业群。

专业群按照“传统车和新能源车并重,汽车前市场和后市场‘两条腿’走路”的技术路线,构建“哑铃型”专业群布局模式。“哑铃”前端对接汽车前市场的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与测试等岗位群,后端对接汽车后市场中各类型汽车的售后服务岗位群,中间对接汽车产业链从前市场到后市场的中间销售和服务岗位。

广东交职院汽机学院院长郭海龙说,学院通过拓展和优化专业群布局,满足行业需求。在专业群中,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可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专业,专业群毕业生一部分到汽车后市场进行车辆售后服务,一部分到汽车前市场的零部件生产中小微企业从事制造、测试等工作,其中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可在研发助理等岗位大展拳脚。

把脉汽车产业布局,实施技能人才分类分层精细化培养

广东交职院经过调研发现,不像传统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疑难杂症”较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维修保养工作量变小了,但智能化技术含量变高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集中在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但目前精通“三电”维修的技术人员缺口较大。这迫使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必须提高课程的技术含量。

“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如果课程体系滞后于产业主流技术标准,那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也将滞后于企业需求。”郭海龙说。汽车专业群结合德、英等国家的相关经验,分析我国汽车市场相关岗位职业能力,梳理学生毕业后3至5年内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开发出包含342个能力模块的汽车专业群职业能力模块库。专业群还以主持的国家教学资源库为载体,围绕学生通识、专项、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完整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如何解决学生技术基础和知识能力协同培养问题,满足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专业群依托职业能力模块库,主动适应新技术和新业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为引领、以岗位为驱动,重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将企业标准、岗位任职标准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全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新型课程体系的落地,需要重构课程教学实施方式。专业群构建“能力核心、分级培养”体系,开展“大类招生、一次转专业、二次选方向、三次进订单”改革。学生在校期间有一次转专业机会,大类招生的专业内实施学生二次专业方向分流;通过建立行业订单班,实施第三次选择,畅通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渠道。毕业生大为受益,他们掌握新技术、新标准后,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岗位晋升时间平均缩短1—2年。

近5年,专业群获得国家、省级业绩成果分别近60项、近170项,其中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开发1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在全国几百所学校推广应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立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聚智聚力,打造德技双馨“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

车辆不能高压上电启动,原因有哪些?广东交职院汽机学院教师黄景鹏有8年车企实践经历,他将企业真实的工作案例带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诊断分析车辆不能上电的原因,并着手排除故障。

“来自企业的教师对企业人才需求最了解,也能把‘金刚钻’传给学生。我们引进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教学生练就‘真功夫’。”罗毅说。专业群坚持外引内培,在“双师型”和“双师”结构方面“双管齐下”,着力打造德技双馨、创新协作、追求卓越、国内一流的创新团队。

范立荣曾在企业工作多年,技术能力强。将其引进到广东交职院汽车专业群后,专业群针对性提升他的教学水平,帮助他由能工巧匠变身教学名师。

教育者先受教育,授人技能者先有精湛技能。专业群不但做强增量,更着力优化存量,实施产教融合特派员制度。专业群要求教师到企业“回炉再造”,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与企业工程师交流学习新技术。专业群依托校企双向流动“双积分”制度,实现校企师资互培,通过“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工程应用中心+校企共建科研团队”等“组合拳”,引导教师在“实践烈火”中“炼铁成钢”,从企业带回“真本领”。

如今,专业群教师“上得了讲台、能教一堂好课,下得了车间、能干一手好活”。教学团队获评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95%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45%以上。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能力大赛奖项10余项,主持新能源汽车技术国际职业标准2项,承担国家、省、市、校级教科研项目94项。

校企携手,建“一带一路”教育交流民心桥

在广东交职院小鹏汽车广州产教融合基地,10台小鹏新车型被放置在这里。小鹏校企合作部企业负责人张岳讲技术要点,汽车专业群教师郑少鹏讲理论知识,学生在实训车上边操作边学习。

“有紧密对接行业的实训设备,实践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支撑,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精进技能。”郭海龙说,专业群校企共建小鹏、百度等产业学院,围绕订单学生共育、员工培训共担、国际合作共促等,创新构建“产业高端引领、产教深度融合、国际标准对接、校企多元评价、共育国际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群以汽车品牌产教融合技术中心(基地)为纽带,联动240余家品牌4S店和检测维修企业,通过“一体化教室+品牌汽车院内培训基地+校中厂+院外实习基地+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分层递进的协同育人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

专业群深知产业升级与迭代中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落实广东交职院以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丰富的“双创”实践活动为辅线、提升学校文化为隐线的“一主一辅一隐”“双创”教育体系,探索“科教+产教”“双融合”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多次在全国汽车和工程机械专业技能大赛、省级以上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团体及个人一等奖;专业群郭海龙和陈翔等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团队参与广东“扬帆大湾”主题彩车的设计制作,为国庆70周年献礼。

校企联合育人数量、质量“比翼齐飞”。专业群涌现出一批全国劳动模范等优秀人才,为汽车行业培养近300位总经理、1000位部门经理、2万余名行业骨干,毕业生形成了“312百千万格局”。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这一“中国制造”新名片,带动中国汽车稳步“走出去”。作为广东省高职教育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交职院引导省内兄弟院校汽车类专业群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搭建职教国际交流“双向车道”,与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合作,编制新能源汽车类标准和教材等,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授之以渔”。专业群与马来西亚SLC汽车工艺学院合作项目获评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优秀案例”,学校入选2023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指数星级院校。

启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未来,专业群将继续投身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奔涌向前的时代浪潮,努力弘扬广东交职院的“铺路石”品格和“航标灯”精神,为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探索新路径。

(郭海龙 肖心远 黄景鹏 王瑞琪 张永栋)


版权所有: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梅山中路56号 邮编:237011  联系电话:0564-3383023 邮箱:sgb@acdt.edu.cn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