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篮球单场购买举办第一届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的通知

 

 
 
 
 
各系、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竞彩篮球单场购买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安徽省教育厅竞彩篮球单场购买举办第二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的通知》(皖教秘高【2015】36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举办学院第一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拥抱“互联网+”时代 共筑创新创业梦想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
以大赛为抓手,宣传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发展战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我院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三、组织机构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
组委会成员组成:
主 任:李麟书
副主任:朱德明 冯伦久
委 员:王希江、吴方庭、陈兆同、杜先扬、梁继会、李维革、黄祥 、张伟业
职 责:负责审定大赛相关方案,领导协调处理大赛相关工作。
下设指导委员会和秘书处。
1、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
主 任:王希江(兼)
委 员:韩纪平、柳春以及部分企业专家及校内专家
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就业办),韩纪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邀请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等单位专家和校内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并负责“初创组”、“成长组”项目的选拔和培训工作。
2、秘书处成员组成
秘书长:张伟业(兼)
成 员:孙策、李文君、杨庆颖、余桂刚、杨志清、张 凤
秘书处下设办公室(设在团委),张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意组”项目的校内选拔工作及参加省赛项目的推荐和组织报名等工作。
四、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5.“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五、参赛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及已获投资情况,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在校生。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3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但团队负责人必须为本校学生或毕业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六、赛程安排
1.大赛报名阶段(2016年3月25日-5月29):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大赛APP(名称为“大创空间”)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2.系预赛(2016年5月11日-6月10):各系预赛环节、评审方式由各系自行决定,每系推荐2—5项。
3.院决赛(2016年6月中旬)
决赛比赛环节如下:
(1)项目计划书评审:50分
创意组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项目计划书,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2)项目展示及答辩:30分
参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并回答评委提问。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以PPT形式汇报,时间为10—15分钟)
(3)项目互换互评:20分
参赛团队提前进行抽签两两分组,预先拿到对方项目计划书进行准备。比赛现场各团队对对方团队创业项目进行评析,客观评估对方项目优劣势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奖励与支持
1、比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三个等级,分别奖励现金1500元、900元、6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金奖为晋级院决赛项目数目的10%,银奖为晋级院决赛项目数目的20%,铜奖为晋级院决赛项目数目的30%。
2、大赛组委会根据各系开展活动的组织情况,评选出“组织奖”1—2名。
3、大赛组委会将根据比赛结果择优推荐参加省赛(初创组和成长组项目将根据报名情况予以推选参赛)。学校将对入选参加省赛的队伍在经费、政策、学分等方面予以支持。
八、宣传发动
各系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系预赛的组织工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同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附件:1、评审规则
       2、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学生参赛手册
 
 
 
 
 
 
2016年5月16日
附件大小
附件1 评审规则20160526125552.doc33.5 KB
附件2 学生参赛手册20160526125715.doc106 KB